萬花樓(<--html版)

下載本書html
  • 本書說明
  • 第一回
      選秀女內監出京 赴皇都嬌娥灑淚
  • 第二回
      八王爺蒙恩獲美 狄千金慰母修書
  • 第三回
      寇公駕幸澶州 劉后陰謀換太子
  • 第四回
      遭洪水狄青遇救 犯中原西夏興兵
  • 第五回
      小英雄受困求簽 兩好漢憐貧結義
  • 第六回
      較技英雄分上下 閒遊酒肆惹災殃
  • 第七回
      打死凶頑除眾害 開脫豪傑順民情
  • 第八回
      說人情忠奸辯駁 演武藝英傑縱橫
  • 第九回
      急求名題詩得禍 報私怨越律傷人
  • 第十回
      受傷豪傑求醫急 濟世高僧贈藥良
  • 第十一回
      愛英雄勸還故裏 恨奸佞賜贈金刀
  • 第十二回
      伏猛駒誤入牢籠 救故主脫離羅網
  • 第十三回
      脫圈套英雄避難 逢世誼吏部扶危
  • 第十四回
      感義俠同伴離奸 圓奇夢賢王慰母
  • 第十五回
      團圓夢力薦英雄 奉懿旨勇擒龍馬
  • 第十六回
      感知遇少年訴身世 證鴛鴦太后認親人
  • 第十七回
      狄公子乘醉尋奸 包大人夜巡衡事
  • 第十八回
      狄皇親索馬比武 龐國丈妒賢生心
  • 第十九回
      禦教場俊傑揚威 彩山殿奸徒就戮
  • 第二十回
      將英雄實至名歸 會俠烈情投意合
  • 第二十一回
      薦解征衣施毒計 喜承王命出牢籠
  • 第二十二回
      離牢獄三傑談情 解征衣二雄立志
  • 第二十三回
      現金軀玄武賜寶 臨凡界王禪收徒
  • 第二十四回
      出潼關劉慶追蹤 入酒肆狄青遇母
  • 第二十五回
      設機謀智拿虎將 盜雲帕巧伏英雄
  • 第二十六回
      軍營內傳通消息 路途中痛懲強徒
  • 第二十七回
      因心急圖奸惹禍 為國事別母登程
  • 第二十八回
      報恩寺得遇高僧 磨盤山險逸惡寇
  • 第二十九回
      信奸言頑寇劫征衣 出偈語高僧解大惑
  • 第三十回
      李將軍尋覓欽差 焦先鋒圖謀龍馬
  • 第三十一回
      勇將力剿大狼山 莽漢誤投五雲汛
  • 第三十二回
      貪酒英雄遭毒計 冒功宵小設奸謀
  • 第三十三回
      李守備冒功欺元帥 狄欽差違限趕邊關
  • 第三十四回
      楊元帥怒失軍衣 狄欽差忿追功績
  • 第三十五回
      帥堂上小奸喪膽 山洞中莽將呼援
  • 第三十六回
      莽先鋒質證冒功 刁守備強辭奪理
  • 第三十七回
      守備無能軍前出醜 欽差有術馬上立功
  • 第三十八回
      思投效強盜送征衣 念親恩英雄薦姐丈
  • 第三十九回
      臨潼關劉慶除奸 五雲汛張文上任
  • 第四十回
      龐國丈唆訟納賄 尹貞娘正語規夫
  • 第四十一回
      逞刁狡沈氏叩閽 暗請托孫武查庫
  • 第四十二回
      封倉庫儒臣設計 打權奸莽漢洩機
  • 第四十三回
      楊元帥上本劾奸 龐國丈巧言惑主
  • 第四十四回
      罵奸黨貞娘自縊 捏供詞莽漢遭殃
  • 第四十五回
      佘太君金殿說理 包待制烏臺審冤
  • 第四十六回
      行色匆匆星夜登程 狂飆颯颯中途落帽
  • 第四十七回
      郭海壽街頭賣菜 李太后窯內逢臣
  • 第四十八回
      訴冤情賢臣應夢 甘淡泊故後安貧
  • 第四十九回
      包待制當殿劾奸 沈禦史欺君定罪
  • 第五十回
      賢命婦獲救回生 忠直臣溯原翻案
  • 第五十一回
      包待制領審無私 焦先鋒直供不諱
  • 第五十二回
      復審案扶忠抑佞 再查庫假公濟私
  • 第五十三回
      孫兵部領旨查庫 包待制驚主伸冤
  • 第五十四回
      宋仁宗聞奏思親王 刑部奉旨審案
  • 第五十五回
      刁愚婦陷夫不義 無智臣昧主辜恩
  • 第五十六回
      王刑部受賄欺心 包待制夜巡獲證
  • 第五十七回
      勘奸謀包拯持正 儆貪吏王炳殉身
  • 第五十八回
      懷母後宋帝傷心 審郭槐包拯棘手
  • 第五十九回
      假豐都郭監招供 真惶恐劉后自裁
  • 第六十回
      迎國母君王起駕 還鳳闕李後辭窯
  • 第六十一回
      殯劉后另貶陵墓 戮郭槐追旌善良
  • 第六十二回
      安樂王喜諧花燭 西夏主妄動干戈
  • 第六十三回
      楊宗保中鎚喪命 飛山虎履險遭擒
  • 第六十四回
      丟失毒鎚西軍敗陣 安排酒宴宋將慶功
  • 第六十五回
      悼功臣加恩後嗣 慮邊患暗探軍情
  • 第六十六回
      稽婚姻狄青盡職 再進犯夏主鏖兵
  • 第六十七回
      美逢美有意求婚 強遇強灰心思退
  • 第六十八回
      趙元吳兵敗求和 宋將帥凱旋完娶
  • 辭典

    第一回
         選秀女內監出京 赴皇都嬌娥灑淚

      詩曰:
        一編欣喜有奇文,奸佞忠良各判分;
        決獄同欽包孝肅,平戎共仰狄將軍;
        威校面具留佳話,旋轉宮闈立大勳;
        莫笑稗官憑臆說,主持公道最惰殷。
      卻說大宋真宗天子,乃太宗第三太子。名恆,初封壽王,尋立為皇太子,太宗崩,遂登大寶。在位二十五載,壽五十五而崩。溯其即位在戊戌成平元年,其時乃契丹統和十六年。考帝之初政,寬仁慈愛,大有帝王度量,然好奉道教,信惑異端,以致禍亂叢生,屢有邊疆之患,後有契丹澶州之擾也。
      且說真宗登基後,即進劉皇妃為東宮皇后,封贈李妃為宸妃,二後俱得寵幸。其年兩宮皇后齊懷龍妊,真宗暗暗欣然,惟願二後早生太子接嗣江山。當時朝中文武,自首相一品以下,二三四品官不下百餘員,其中忠誠為國者不少,奸佞不法的亦多。時稱為賢良的有太師李沈、樞密使王旦、平章寇準、龍圖閣待制孫爽四位大臣,真乃忠心貫日的賢臣。只有王欽若、丁謂、林持、陳彭年、劉承畦五人,相濟為惡,聚斂害民,時人號為朝中五鬼。又有包拯初為開封府尹,龐洪職居樞密副使,忠佞二臣,容後交代。
      卻說庚子三年,有內監陳琳,一天出朝上殿,俯伏金階,口稱:「我主萬歲,奴婢見駕。」天子一見說道:「你乃掌管宮闈,司禮內監,今來見朕,有何章奏?」陳琳奏道:「奴婢並非文武司職,並無本章上奏,不過面陳罷了。」天子道:「你且當面奏來。」陳琳道:「只因上年蒙我主隆恩,放出宮內中年妃嬪一千五百餘名,各官民父母領回已訖。如今三宮六院,缺少了許多妃嬪,遂覺不夠使喚,望乞我主萬歲頒旨,另選少艾,以備宮中充用。奴婢職掌內宮,不敢隱瞞。」當下天子聞奏,暗想:宮中妃嬪,上年雖則放出一千五百餘名,目下少年者尚屬不少,倘若再選,豈不有屈民間多少年少美女!如今朕有個主意,想上年王嫂賓天,八王兄中饋已缺。他年將半百,尚無後嗣,不若趁此選點秀女,挑其美麗超群有貴相的,送與王兄作配,豈不是美事。倘或一二載產下麟兒,以接宗枝,也未可知。當日真宗想定主意,隨即降旨前往山西太原,只許一府挑選才女八十名,不許多選,亦不得借端滋擾良民,限五個月內回朝繳旨,即命陳琳前往。陳琳領旨,天子退朝進宮,文武官員各回衙署不提。
      單說內監陳公公齎了聖旨,帶了八名近身勇士,一千護送宮女的兵丁,一路長行,一月餘方得到了山西省首府太原。早有大小文武官員前來迎接欽差。陳公公一路進到城中,一同滾鞍下馬,到了大堂,開讀聖旨已畢。眾文武接旨之後,一同見禮,依次坐定,談說一番。是夜,置酒相待,晚膳已完,眾文武各自散去不表。
      卻說太原府城中大小文武五十多位官員,當時得知萬歲旨下,挑選才女,以備內宮之用,大家怎敢延慢。知府轉委知縣,傳集保領人等一刻齊集縣堂。有縣主吩咐傳言:「當今萬歲旨意,挑選美女八十名。不論官家宦女,民家才女,凡十三歲以上,十九歲以下,生來才貌兩全,俱要報名上冊。限十日之內,報足八十名之數,候欽差挑選。如有匿名違命循私,定當重責不貸。」眾保各領命而去。
      當日地方保領於一府之中,城廂內外,不論名門宦戶,逐一點名核查。不想太原一府地方,軍民百姓貧富不一,聞此消息,甚是驚惶。內有許了人的,自然即時完娶,其年少些未曾定配的,倉卒間也不用過聘,立刻嫁娶的甚多。至有年高定了年少,貧賤娶過富豪的也不少。若論挑選宮女,於一府地方只選八十名,眾民何故如此慌忙?皆因父母愛惜子女,好不容易將女兒育成十四五歲,有六七分姿容,倘或被選,便永無相見之日,猶如死了一般,為父母者又怎不著急?當日不特民間慌亂,即名門官宦之家,倘有美貌超群、才情出眾的,也都不敢隱瞞,只因奉了聖上旨意,你傾我軋,皆要獻出。
      期滿這一天,眾美人帶至金亭驛中,計民家美女卻有二百餘名,內中官宦之家的貴女不過二十名。陳琳一一挑選過,其上等美麗,身材窈窕,纖纖指足者,不過五六十名,其餘的雖然有六七分容貌,不是面色黑些,便是身材不稱,都選不上。陳琳道:「眾位大人,你們若不嗔怪,咱就直言了。想聖上上年放出中年宮女一千五百餘名,如今只選回稍美者八十名,可謂仁德之至了。咱家臨出京之時,聖上曾命要首選一名絕色才貌雙全的為貴人,豈知太原一府地方,八十名尚且不足,眾位大人試想,難道咱家就這樣還朝復命不成?倘列位大人有意隱瞞,欺著聖上,就難怪陳某親往挨查。倘若眾官長中查出有美麗貴人,勿言某之不情,奏明聖上,以違旨論!」眾文武聽罷,皆無言語,只得眼睜睜的看著一位官員。此人姓狄名廣,現為本省太原府總兵,祖上原居山西,他祖父名狄泰,五代時曾為唐明宗翰林院。父親名狄元,於本朝先帝太宗時,職居兩粵總制,威振邊夷,名聲遠播,中年而亡。老夫人岳氏尚存,生下一子一女,長子即今狄廣總爺,後得懷胎幼女,喚名千金,長成十六之年,真有閉月羞花之貌,沉魚落雁之容,不獨精於女工,而且長於翰墨,還未許字人家。這岳氏老太大愛之猶如掌上之珠,怎肯去報名上冊?如今狄廣聽了陳琳要親身到各府搜查,眾官員也都知狄門有此美女,內中亦有為子求過婚的,只因老太太不舍,未能成就。當時狄爺知瞞不過,心中悶悶不樂,只得與眾官同聲說道:「陳公公將就些,且寬限我們三天,如有美不獻,一朝奏知聖上,也怪不得了。」當時陳琳允諾,眾文武各散回衙。
      單說狄爺已有二女一子,長名金鸞,次名銀鸞,但次女未及三歲已早夭亡。如今大小姐年方九歲,公子狄青初產,方才對月。當日狄爺回至府中,滾鞍下馬,回進後堂,悶悶不樂,不言不語。孟氏夫人見此光景,即呼:「老爺往日回來,愉顏悅色,如今有何不樂?」狄爺見問,便將陳琳催迫之言細細說知。夫人聽了,也覺驚駭。正在對坐愁悶,不料小姐適進中堂,一聞愁嘆之聲,也覺驚惶。聽了哥嫂之言,早已明白,便輕移蓮步來到堂中,與哥嫂見禮,只做不懂,開言道:「哥嫂緣何在此愁嘆,有甚因由?」狄爺見問,只得叫聲:「賢妹,愚兄因思你父親棄世太早,說起不禁令人感傷。」小姐道:「哥哥既然思念父親,緣何又有違逆聖旨只恐舉家受累,罪過非輕之言,此是何說廣狄爺夫婦聽罷,低頭不語。小姐又道:「哥嫂所言,妹子已經盡悉,今日既然事急,何必隱瞞?」狄爺聽了,即道:「賢妹呵!不幸父親歸天太早,拋下萱親在堂,只有你我兄妹二人。如若今日將妹子獻出上冊,一來怕哭壞了老母,二來難以割捨同胞之誼,因此覺得愁悶不堪。明天待愚兄備下一本,請陳琳還朝,奏個明白,正在籌思,不知可否。」小姐聽了,說:「哥哥,此事萬萬不可!哥哥為官日久,豈有不明法律之理?聖上倘準了此本固好,倘或不準,怪責起來,聖上一怒,哥哥便有逆旨之罪,一家性命難保,反累及母親,豈不是只因妹子一人,使哥哥負了不忠不孝之名,此舉望哥哥再為參詳。」狄爺聽罷,低頭想了一番,便問:「賢妹,依你主意怎樣?」小姐說:「依愚妹之見,還是舍著我一人,既保全了舉家大小,又免了哥哥逆旨之罪,方為上策。但不知哥哥意下如何?」狄爺不覺愁眉倍蹙,長嘆一聲。三人談論一番,不覺天色已晚。
      忽然過了三天,是日狄爺夫妻正與小姐商量之際,只見一個老家人慌忙走進內堂,口稱:「老爺,今有陳公公領了軍兵,先住節度使衙門蒐尋,少刻定到我們府中來的。」狄爺聽了,悶上添愁,孟夫人嚇得沒了主意。小姐說:「哥嫂不必慌忙,愚妹自有定見。」便吩咐老人家:「且往外堂喚中軍迎接陳公公,請他早回金亭驛,不必到我府中。就說狄總爺有位姑娘報冊。」當下老家人領命出外堂去了。
      小姐喚丫環進佛堂內,請到岳氏,老太太坐下,看見孩兒愁容滿面,又見媳婦女兒各人一汪珠淚。太太見此,好不驚駭,即問:「你夫妻兄妹為何如此?」狄爺只是搖首難言,猶恐太太悲痛。太太又問女兒:「你因何也是如此悲傷?其中必有緣故,快些說與為娘得知。」狄小姐未及啟言,淚浮粉面,說聲:「母親,女兒從小長育宦門,深居閨閣,有誰委曲我,只因今日聖上有旨,到本省點選秀女,冊上缺少人數,欽差難以復旨,只要官宦人家閨女補數。如今挨戶搜查,如若再匿名不報,全家就有不測之災。早聞報到挨搜至節度使府中,搜畢必然來搜查我府了。只因哥嫂慌亂,又無可再設施的,女兒只得含著一身去報名,以免滿門之累,但割捨不得母親之恩,哥嫂之情,因此不免悲傷。」言罷,珠淚沾襟。老太太聽了此言,嚇得魂飛魄散,手足如冰,母女抱頭痛哭。狄爺夫婦正勸解間,有老家人跑進內堂,報說:「中軍官方才將陳公公請回金亭驛去了。陳公公說:『老爺若肯將小姐獻進,至為知機,但切不可延留過久,即日就要回朝復旨。』」狄爺說:「知道了,你去吧。」家人退出。
      卻說這狄廣只有一子,方在哺乳,固屬不知事體,即九歲女兒,雖知人事,別離苦楚到底不甚明白。只有母女夫妻四人十分悽慘。又過了三天,見老家人傳報:「陳公公今日立刻要請小姐出府,因於官宦人家選足了八十名之數,只少我家小姐一人未到。」老太太聽了,倍加悽慘。狄爺夫婦含淚苦苦相勸,老太太只得揩了眼淚,說:「也罷,為娘且送你至驛中,以盡母女之情。」狄爺連忙吩咐備了兩乘大轎伺候。小姐帶淚相辭嫂嫂,這孟氏夫人下淚紛紛,各言珍重之話。
      當時母女上了大轎,狄爺騎上駿馬,一班隨行家將,一路呼呼喝喝,出了大堂。來到驛中,先差旗牌官去通報,然後將二乘轎抬到內廂,狄爺下馬相隨,來到大堂。陳公公敬他是位小姐,又是狄爺同到,忙下階相迎。母女下了大轎,太太攜挽嬌兒站立堂右,陳琳先與狄爺見禮,後對小姐舉目一看,果然生得姿色美麗,與眾不同。有詩贊曰:
        嬌豔輕盈一朵花,西施敢與鬥容華?
        慢言秀美堪餐色,再世楊妃產狄家。
      當下陳琳看見小姐生得容光姣豔,迥異尋常,滿心喜悅,說聲:「總戎夫人,此位是令愛小姐麼?」狄爺道:「非也,乃下官同胞小妹。」陳琳道:「原來乃大人今妹。果然天生麗質,非凡美所及,倘注上冊名回朝,如經聖上青目,必然大貴,福分非輕的。」狄爺說:「老公公前日有言在先,倘眾文武中有美不一即獻出,回朝奏知聖上,以違旨論。但下官思量,妹子雖有此美材,只因家母年高,愛惜女兒如珍,真難割愛,是以延遲至今始報。望祈老公公回朝將就些,以免下官有欺君之罪,不勝感激!」陳琳道:「總戎大人何須過慮。你今依旨將令妹上冊,何雲欺君?其遲些報獻,不過人子體念親心之意,陳某怎敢深求。但令妹是何閨名?」狄爺道:「小妹閨名千金。」陳琳即命執筆人,將宮女冊上頭名注上狄千金華。
      陳琳得此美人,隨即於眾美中選了十餘名,湊足了八十名之數,餘女發回各家父母領還。當時不用狄府大轎,要請小姐坐上香車。老太太心如刀割,淚似泉湧,小姐牽衣頓足,母女怎忍分離?狄爺見此光景,也覺慘然,只得硬著心解勸母妹一番。老太太無奈,含淚囑咐女兒一遍,轉身又向陳琳道:「老公公,我女兒年少,寸步未離閨閣,嬌生慣養,一十六年。萬裏風霜,望祈照管,老身即死在九泉,亦當銜環相報。」陳琳一口應允,又呼:「老太太,小姐今日應選還朝,定然是一位大貴人,實乃可喜,何須悲苦?陳某凡事自當照管,不用掛懷,且暫請回府去,吾即速登程回朝了。」母女只是珠淚紛紛,實乃生離死別,母子情深筆難盡述。狄爺也來催促,小姐又含淚道:「哥哥,小妹此去,吉凶未卜。但母親年老,小妹一別之後,定然愁慘不堪,萬望哥哥嫂嫂百般解勸,諸事留心,小妹別後,死死生生,別無所慮了。但今日陳公公催促甚急,不能與嫂嫂面別一言,心實不安,望哥哥回去代小妹多多拜上。侄兒侄女,哥嫂自能教育,不用小妹多囑,總於母親處用心留意,即是哥哥看待小妹之恩了。」一言未罷,珠淚雙行。狄爺帶淚,連聲答應道:「賢妹放心!愚兄平日侍奉母親,你亦盡曉,盡可寬懷,一切還望留意珍重。」當日兄妹二人,身同一脈,也覺不忍分離,有許多衷曲之語要說,一句話都說不出來。不特小姐女流情重,固屬依依留戀,即狄爺是轟轟烈烈英雄,此際也未免兒女情長,英雄氣短,說到胞誼生離,不禁潸然下淚。
      不知狄小姐分袂如何,且看下回分解。
            
      

    © 2024 朱邦復工作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