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回
     英君圖治開三釁

  漢朝自高祖起沛,引兵自南陽入武關,破秦;項羽背約,分王漢中;後得韓信,拜為大將,遂東出陳倉,定三秦;信復北舉燕趙,東擊齊,南會楚,五年之間,卒破羽於垓下。天下大定,定都長安。初滅楚時,建都洛陽,從婁敬、張良之議,遂都長安。長安在洛陽之西,故後世號為西漢也,高祖在位十二年崩,傳位與長子盈,是為惠帝。
  帝仁孝,見呂太后所為慘毒寡恩,常懷不樂。一日,太后鴆殺御弟趙王,斷其母戚夫人手足,去眼煇耳,飲瘖藥,使居廁中,號曰「人彘」。召帝觀之,帝大驚,哭曰:「此非人所為,朕何以治天下!」由此日惟飲酒作樂,不聽政事,鬱鬱七年而崩。
  帝無嗣,呂太后取他人兒為太子,立為少帝,後又殺之,更取他人子,立為後少帝,太后自臨朝稱制,盡封諸呂為王,欲滅劉氏之祚。幸得太尉周勃,右丞相陳平協謀,太后崩,悉捕諸呂斬之,迎代王恒即位,是為文皇帝。帝高帝中子,薄姬所生也。
  文帝恭儉,有王者規模,在位二十三年,天下富庶。至景帝紹位十六年,遵守成業,蠲民租,減笞法,瘐廩府,庫充實至於朽不可校。但刻薄尚刑名之學,以至激變七國,賴周亞夫討平之。後亞夫子為人所告,事連亞夫,召詣廷尉,不食嘔血而死。
  武帝雄才大略,煥然可述。在位五十四年,表章六經,舉俊茂,興太學;又逐匈奴,通西域,平南越,開朝鮮,南置交趾,北置朔方,可謂盛矣。然窮奢極欲,繁刑重斂,內侈宮室,外事四夷,信惑神怪,巡遊無度,使百姓疲敝,起為盜賊,幾類秦始。幸其末年悔過,壬辰二月,親耕於鉅定,還見群臣曰:「朕即位以來,所為狂悖,使天下愁苦,不可追悔。自今事有傷害百姓,糜費天下者,悉罷之。」以田千秋為丞相,封富民侯。千秋無他材能學術,又無閥閱功勞,特以前曾訟太子之冤,一言悟主,數月之間,取宰相封侯,世未嘗有也!然為人敦厚有智,居位自稱。先是桑弘羊言:「輸台東有溉田五千頃以上,可遣屯田卒,置校尉,募壯健民詣田所,墾田築亭,以威西方之國。」時上深悔既往之非,聞奏乃下詔曰:
  前有司奏,欲益民賦三十,以助邊用,是重困老弱孤獨也。今又請遣卒田輪台,輪台西於車師千餘里,前擊車師,雖降其王,以遼遠乏食,道死者數千人,況益西乎?匈奴常言漢極大,然不耐饑渴,失一狼,走千羊。乃者貳師敗,軍士死略離散,悲痛常在朕心。今又請遠田輪台,欲起亭隧,是擾勞天下,非所以優民也,朕不忍聞,當今務在禁苛暴,止擅賦,力本農,修馬復令,以補缺毋乏武備而已。
  自是不復出軍,而封田千秋為富民侯,以明休息,思富養民也。又以趙過為搜粟都尉,過能教民治田,其耕耘田器,皆有便巧,用力少而得谷多,民皆便之。
  時鉤弋夫人之子弗陵,年七歲,體壯大,多智,上奇愛之,欲立為太子,以其年稚,乃使黃門畫「周公負成王朝諸侯圖」以賜光祿大夫霍光,後以光為大司馬大將軍,金日碑為車騎將軍,上官桀為左將軍,受遺詔輔少主,帝崩,太子弗陵即位,年才十歲,是為昭帝也。童稚之年能辨霍光之忠。惜天嗇其年,壽二十二歲而崩。帝無嗣,立昌邑王即位。王昏亂,淫戲無度。大將軍光率群臣奏太后,廢之。迎武帝曾孫病已入即位,是為宣帝。
  帝在位二十五年,勵精圖治,信賞必罰,吏稱民安,借乎治雜於霸,文景之治不復存矣!至用恭、顯,而啟元帝之信閹宦;貴許、史,而啟成帝之任外戚;殺趙、蓋、韓、楊,而後哀帝之誅大臣。故論其功,則為中興之君;察其罪,則為基禍之主。按兩漢凡二十五君,共坐四百二十六年天下,計西漢十三君,合王莽淮陽王十六年,共二百三十年;東漢君一十有二,共年百九十有六。那二十五君:
  高惠文景武昭宣,元成哀平孺子篡,
  光武明章和殤安,順衝質桓帝靈獻。
  前部西漢演義,但做到高祖得天下而止,讀者費了數日功夫,只知得數年之事。其子孫坐了幾年天下,孰為聖明,孰為昏暴,竟茫然不知,如看一兩齣戲文,熱鬧半天,還是有頭無尾,至平帝如何失了國,王莽如何便篡了位,樹必先朽而後蟲生,做東漢的,更不敘明根源,這又叫個有尾無頭,更是悶事。今重新演說光武中興故事,順便將西漢一代之事,約略補述在前,令讀者於一代興衰,了然在目。
  且說宣帝太子名奭,溫柔慈善,帝極鍾愛。一日,所幸的司馬良娣病死,太子大哭,痛不欲生。宣帝自進宮勸解,只是不樂。帝令皇后遍擇美女於後宮。一家人子中得元城王氏女,名政君,其祖王賀,曾為繡衣御史。時政君年方十八,嬌媚秀髮,送入宮中,太子一見甚是歡悅,政君百體順承,自不必說。年餘,生下皇孫。宣帝大喜,取名驁,字太孫,常抱置左右,即成帝也,宣帝崩,元帝即位,立王政君為皇后。元帝寵用宦官,誅戮忠良,漢家元氣剝削殆盡矣。欲知如何,且聽下回分解。

© 2024 朱邦復工作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