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史演義

下載本劇html
  • 第一   至  第一〇
  • 第一一  至  第二〇
  • 第二一  至  第三〇
  • 第三一  至  第四〇
  • 第四一  至  第五〇
  • 第五一  至  第六〇
  • 第六一  至  第七〇
  • 第七一  至  第八〇
  • 第八一  至  第九〇
  • 第九一  至 第一〇〇
  • 第一〇一 至 第一一〇
  • 第一一一 至 第一二〇
  • 第一二一 至 第一三〇
  • 第一三一 至 第一四〇
  • 第一四一 至 第一五〇
  • 第一五一 至 第一六〇
  • 第一六一 至 第一七〇
  • 第一七一 至 第一八〇
  • 第一八一 至 第一九〇
  • 第一九一 至 第二〇〇
  • 第二〇一 至 第二一〇
  • 第二一一 至 第二二〇
  • 第二二一 至 第二三〇
  • 第二三一 至 第二四〇
  • 第二四一 至 第二五〇
  • 第二五一 至 第二六〇
  • 第二六一 至 第二七〇
  • 第二七一 至 第二八〇
  • 第二八一 至 第二九〇
  • 第二九一 至 第三〇〇
  • 第三〇一 至 第三一〇
  • 第三一一 至 第三二〇
  • 第三二一 至 第三三〇
  • 第三三一 至 第三四〇
  • 第三四一 至 第三五〇
  • 第三五一 至 第三六〇
  • 第三六一 至 第三七〇
  • 第三七一 至 第三八〇
  • 第三八一 至 第三九〇
  • 第三九一 至 第四〇〇
  • 第四〇一 至 第四一〇
  • 第四一一 至 第四二〇
  • 第四二一 至 第四三〇
  • 第四三一 至 第四四〇
  • 第四四一 至 第四四二
  • 辭典

    第一   至  第一〇

    1**時間: 地點:
        (第一卷 魏宣武聽讒害賢 高領軍固寵獻女)
        (粵自炎漢之末,天下三分:曹操誇有中原,孫權雄據江東,先主偏安西蜀,鼎
        (峙者數十年。)
        (司馬氏興,篡魏、滅蜀、吞吳,四海一統。)
        (晉武帝崩,惠帝繼立,庸懦昏愚,賈後亂政,諸王日尋干戈,遂成五胡之亂。
        ()
        (劉淵稱漢,李特號蜀。)
        (劉曜繼漢而稱前趙,石勒滅曜而稱後趙。)
        (前秦則苻氏,後秦則姚氏,西秦則乞伏國仁。)
        (燕則前有慕容廆,後有慕容垂,西為慕容衝,南為慕容德。)
        (其後馮跋據昌黎,又稱北燕。)
        (涼亦分四:前涼張軌,後涼呂光,南涼禿髮烏孤,西涼李暠,北涼沮渠蒙遜。
        ()
        (而赫連勃勃據朔方,國號大夏。)
        (晉之子孫在北者屠滅殆盡。)
        (唯瑯琊王睿係宣帝曾孫,相傳其母夏侯妃通小吏牛金而生。)
        (當日見中原大亂,遂同西陽王羕等渡江南來,眾遂奉之為君。)
        (延西晉之統,而棄中州於不問,一任五胡雲擾,互相吞噬。)
        (於時拓拔珪興於代北,改代稱魏。)
        (乘燕慕容氏衰,南取並州,東舉幽、冀,國日以大。)
        (晉安帝隆安二年即帝位,建都平城,是為道武皇帝。)
        (道武殂,明元帝立。)
        (明元殂,太子肅立,是為太武帝。)
        
        
    2**時間: 地點:
        (其時諸邦皆滅,唯北涼、北燕、夏三國尚存。)
        (太武悉平之,除卻東南半壁,中土皆為魏有。)
        (太武殂,延及文成、獻文,國家無事。)
        (孝文即位,寬仁慈愛,精勤庶務,以平城地寒,遷都洛陽,改稱元氏。)
        (性好讀書,善屬文,詔策皆自為之。)
        (好賢樂善,百姓皆安,天下大治。)
        (魏世稱為極盛。)
    AAA:(使承其後者克肖其德,則魏業之隆,再傳之千世萬世,何至一傳而後奸雄並起
        (,遂成高氏、宇文氏篡奪之禍哉!賈子曰)天下,大器也。置諸安處則安,置
        諸危處則危。
    AAA:(語云)物必先腐也,而後蟲生之。
        (自古敗亡之禍,未有不自朝廷無道始也。)
        
        
    3**時間: 地點:
        (話說魏自孝文帝崩,太子恪立,是為宣武帝。)
        (帝年十六,不能親決庶務,委政左右近臣。)
        (最用事者,國丈於烈、皇舅高肇。)
        (肇又尚帝姑高平公主,與於烈並為領軍,手握重兵,權重一時,群臣側目,雖
        (諸王亦皆畏之。)
        (時有咸陽王元禧,係獻文帝子,與於烈不睦,見帝寵信他,屢加顯職,而身為
        (帝叔反遭疏忌,深懷怨望,府中蓄養丁壯,招納四方術數之士。)
        (與御前直寢符承祖、薛魏孫,黃門侍郎李伯尚,直閣將軍尹龍武結為死黨,耑
        (待朝廷有釁,從中舉事。)
        
        
    4**時間: 地點:
        (一日,帝將駕幸北邙,六軍從行。)
    AAA:(禧謂承祖、魏孫曰)主上出幸,京師虛弱。汝等為侍駕臣,朝夕在側,圖帝甚
        易。吾起於內,汝應於外,大事可立成。富貴共之。
        (二人應諾而去。)
        (次日,遂集其黨數十人,在城西宅內同議起兵。)
    龍 武:(尹)主上雖出,高肇、於烈留守,必有嚴備,府中兵士何足以濟?貿然為之,
        恐無成而受禍,王宜緩之。
        (伯尚亦以為不可。)
        (於是眾皆疑懼,其謀遂寢。)
        
        
    5**時間: 地點:
        (再說帝在邙山,因天氣酷熱,乃止於山之浮屠陰處,擺設臥具,假寐帳中。)
        
        (直寢薛魏孫、符承祖先預逆謀,而咸陽疑懼中止卻未知之。)
        (魏孫見帝睡熟,將利刃藏於衣底,便欲行刺。)
        (走至帳下。)
        (見帝容貌如神,未敢下手。)
    咸 陽:(承祖從後牽其衣曰)吾聞殺天子者身當癩,汝何利乎?
        (魏孫持刀而退。)
        (帝開眼見二人密語,形狀閃爍,忙即起身。)
        (時於烈之子於登亦司直寢,適至階下,帝遂呼令執之。)
        (隨駕者俱到,搜出利刃,將二人背剪。)
        (帝親拷問,料難瞞隱,大呼曰)
    二 人:非臣敢反,乃咸陽王教臣如此耳!
        (帝大驚,遂囚二人於幕下。)
        (忽御前軍士奏報,拿獲一人劉小苟,係咸陽親卒,來告咸陽反狀。)
        (帝訊之得實,恐京師有變,深為疑懼。)
    二 人:(於登奏曰)臣父為領軍,必無所慮。
        (帝乃遣登飛馬入京觀之。)
        (登至京,其父於烈已下令嚴備。)
    下 令:(使登回奏曰)臣雖朽邁,心力猶足。禧等猖狂,不足為慮。願帝徐還,以安人
        心。
    下 令:(帝聞奏大悅,謂登曰)朕嘉卿忠款,賜卿以忠為名。
        (於是於登改名於忠。)
        (帝遂連夜起駕,五更即抵皇城。)
        (入宮後,即著於烈父子領兵去捉咸陽。)
        
        
    6**時間: 地點:
        (且說咸陽王謀叛不成,心不自安,尚不知事已敗露,與兩個愛姬申屠夫人、張
        (玉妹宿於洪池別館。)
        (夜半左右來報,有千萬馬嘶之聲從洪池西北而來。)
        (王大驚,知事泄,急上馬走。)
        (二姬及心腹二三十人亦狼狽上馬,相從而逃。)
        (行未數裡,兩姬在後,已被捉去。)
        (從人皆散,單存尹龍武一人。)
    龍 武:(因向龍武道)今投何處去好?
    龍 武:不如投梁。
        (蓋其時南朝已易四代,正值梁武開基,故龍武勸其南奔。)
    龍 武:(咸陽不應)我生死從王,今追兵已近,奈何?
        (行至柏塢嶺,於烈父子追及,遂與尹龍武一同被執,解至洛陽。)
        (帝命囚之華林都亭,使軍士守之。)
        (時熱甚,帝敕斷其水漿,咸陽渴悶垂死,侍中崔光見而憐之,進以酪漿升餘,
        (王始蘇。)
        
        
    7**時間: 地點:
        (卻說咸陽兄弟七人:長孝文、次咸陽、三趙郡王、四廣陵王、五高陽王、六彭
        (城王、七北海王。)
        (昆弟中唯彭城王勰最賢。)
        (當日聞咸陽反事,不勝悲悼,因在帝前與諸王大臣共議咸陽之罪,勸帝斥為庶
        (人,幽之內省,盡其天年。)
        (帝未決。)
        (於烈、共奏道)
    高 肇:咸陽無父無君,死罪難赦。
        (帝從之,乃命歸舊邸,並其妃李氏同日賜死;幽其子女,黨叛者皆斬;籍沒財
        (產,以賜高、於兩家;選其歌姬舞女,充入內廷。)
        (有舊宮人感咸陽之恩,作歌悲之。)
        (其歌曰:
        (  可憐咸陽主,奈何作事誤。)
        (金牀玉幾不能眠,夜宿霜與露。)
        (洛水湛湛彌長岸,行人那得渡。)
        (其歌流至江表,北人之在南者聞之,無不灑淚。)
        
        
    8**時間: 地點:
        (再說彭城友愛異常,當日不能救咸陽之死,心甚慘戚。)
        (後又聞其長子元通逃往河內太守陸琇家,琇不念舊恩,殺之,封首入朝,心益
        (悲痛。)
        (故不遇朝謁,終日在府悶坐。)
        
        
    9**時間: 地點:
        (一日,有天使來召,入朝見帝。)
    啟 口:(帝賜坐)有一事勞卿,卿為朕玉成之。朕大婚三載,尚無子嗣。今聞已故皇舅
        高偃有女秀娥,年十六。前日高平公主來朝,稱說其女才色兼備,德貌無雙。朕
        欲納之,煩卿去宣朕意。
        (知事出高肇,欲圖椒房之戚以固其寵,便奏道)
    彭 城:此係文昭皇后姪女,於陛下為表姊妹,不宜充作妃嬪。
    帝 大:此卻何害。朕欲遣卿去者,觀其色果何如耳。
        (彭城不敢違,先至肇家,宣達帝意。)
        (然後與肇同至偃府,肇令秀娥出見,果然天姿國色。)
    帝 大:(暗想)此女入宮,必得帝寵。但眼俊眉豐,恐無淑德。況肇非良善,現已恃寵
        弄權,將來又得內援,必更橫行無忌,貽禍國家。
    起 身:(因即相別)此女雖有顏色,但輕盈而無肌骨,恐非受福之人。
        (帝聞奏,遂置不問。)
        (肇知之,深怨彭城。)
        
        
    10**時間: 地點:
        (一日,帝坐便殿,直寢於忠侍。)
    起 身:(帝偶言)高偃女有美色,彭城言其福薄不可入宮,朕甚惜之。
    彭 城:(忠亦與不睦)彭城誤我主矣,此女美麗如仙,豈無異福?
        (帝遂決意納之,便命有司具禮迎入。)
        (帝見秀娥芳華淑質,光彩動人,後宮罕有其匹,不勝驚喜。)
        (是日,即冊為貴嬪,寵冠六宮。)
        (於是疑彭城為欺己,益加恩高氏。)
        
        

    © 2024 朱邦復工作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