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   至  第一〇

1**時間: 地點:
    (第一回 高丞相直諫闢邪 林將軍急流勇退)
    (詩曰:
    (  魏帝逃禪建法幢,譖臣媚主激忠良。)
    (縱橫鐵騎人難敵,婞直金鑾氣莫當。)
    (不肖遊畋殘稼穡,英雄骯髒厲剛腸。)
    (急流勇退真豪傑,樂道逍遙雲水鄉。)
    
    
2**時間: 地點:
    (話說梁武帝即位以來,酷信佛教,崇尚虛無,長齋斷葷,日止一食,輕儒重釋
    (,朝政廢弛。)
    (至天監十六年,詔宗廟用牲牢有累冥道,今後皆以麵易之,識者知其為廟不血
    (食,遍處建立寺廟,改元大通,捨身同泰寺,群臣以錢億萬贖之。)
    (後賢有詩譏之曰:
    (  梁武不知虛寂道,卻于心外覓真禪。)
    (弒君篡國皆甘忍,煦煦求仁奚禪焉。)
    (梁武帝于大通十一年正月,敕禁城內造一大寺,名曰妙相寺,極其壯麗寬敞,
    (頒詔天下文武官員,薦舉材德兼全高僧二員,為本寺正副住持。)
    (消息傳入東魏來,時魏主臨朝,聞奏梁主建寺招僧捨身作善一事,暗暗稱羨。
    ()
魏 主:(問侍臣道)朕亦欲洛陽城外效梁主所為,也創一個大剎,築起浮圖,召高僧廣
    行法事,上祝皇太后聖壽無疆,下亦可祈黎民之福,卿等以為何如?
俯 伏:(眾臣等一齊俯伏贊揚道)陛下立此善願,上延聖壽,下庇蒼生,乃天地仁孝之
    心也。
    (魏主大喜,頒詔工部知道,擇日興工。)
    (朝內大小官員,見了旨意,盡皆不悅,同聚集渤海王府中商議此事。)
    
    
3**時間: 地點:
    (卻說渤海王,乃是東魏大將軍左丞相,姓高名歡,因立清河王世子善見為帝有
    (功,故封王爵,賜袞冕九錫,劍履上殿。)
    (當下眾官見了高歡禮畢,共稟此事。)
    (高歡低首無言,沉吟半晌,正與決不下,只見班部中閃出一員大將,高聲稟道
    ()
只 見:皇上新登大寶,眾心惶惶,正宜澄心窒慾,求賢禮士,宵衣旰食,以副民望,以
    保金甌。今乃不明君道,反信異端,建寺築塔,勞民傷財,甚非治體。主公為朝
    廷柱石,若不極言諫阻,則社稷險危,恐非大臣事君之道也。
    (眾官視之,卻是鎮南將軍林時茂也。)
    (這將軍身長八尺五寸,碧眼虯鬚,狀貌魁偉,膂力絕倫。)
    (猿臂善射,箭不空發。)
    (使一枝方天畫戟,無一個對手。)
    (能騎劣馬,上陣如飛。)
    (立性鯁直,臨事不苟。)
    (妻戈氏,甚相恩愛,蚤亡,誓不再娶。)
    (昔曾隨高歡出征,與爾朱世隆大戰。)
    (高歡兵敗,爾朱世隆率軍趕來,林時茂匹馬截住。)
    (世隆部下六員健將:岳銘、程廷錫、王驕、陶釗、爾朱世寧、爾朱敬,一齊來
    (戰。)
    (林時茂獨戰六將,一戟將爾朱敬刺死回陣。)
    (五將奮怒力追,林時茂又回身一箭,將程廷錫射于馬下,翻身又戰四將。)
    (爾朱世隆在土山指麾眾軍,重重圍裹。)
    (林時茂撇了四將,一馬奔上土山,勢如猛虎之入羊群,無人敢當,被他直殺上
    (山頂。)
    (爾朱世隆措手不及,林時茂箭到,早中左足,翻身落馬,眾將校拚死救出。)
    (四將亦不敢戀戰,救護主將而去。)
    (因此高歡得脫大難。)
    (班師之後,重加擢用,陞為鎮南將軍,參贊軍務,次後屢建大功,不能盡述。
    ()
    (當日高歡聽了林時茂之言,心下大悅道)
心 下:將軍所言,甚合孤意。明日早朝,必當面諫。皇上如不聽孤言,只索掛冠而去。
    (眾官俱各歡喜散訖。)
    (次日魏主臨軒,百官齊集。)
    (有詩為證:
    (  龍煙日暖紫重重,宣政門當玉殿風。)
    (五刻閣前卿相出,下簾聲在半天中。)
    (文武臣僚,皆隨著渤海王高歡,朝見已畢。)
    (高歡俯伏金階奏事,魏主令內侍扶起,欽賜坐下,其餘宰臣侍立丹墀。)
高 歡:臣昨見聖諭,欲建寺築塔,延召僧眾,不知陛下聖意將欲何為?
魏 主:皇太后年高多恙,朕欲創寺召僧,廣修善事,為太后祝壽,以盡人子之心耳。
高 歡:陛下為皇太后祝壽,此乃堯舜之心。但壽算在天,非釋氏所能延;孝道在人,亦
    非佞佛所能盡。皇上聰明睿智,豈不聞帝王之孝,有虞舜可師,文武可法;布衣
    之孝,有聖門曾閔,賢士奇萊,皆未嘗諂佛修行,以為善事。若夫持齋誦佛,造
    寺妝金,乃異端惑民之術,非聖主所宜留心也。若尊釋教以為孝,則捨本而務末
    矣。
魏 主:朕聞藏經有云:『一人成佛,九族昇天。往生淨土,能超萬劫。』又云:『帝王
    相繼以治天下,皆緣羅漢托生。』可見佛力無邊,為三教之首。相國反言其異端
    惑民,恐非確論。
高 歡:陛下身登九五,務要清心寡欲,親賢遠佞,成就聖德,何故信此虛浮妄誕之教,
    以為修善也?必有奸黨蠱惑聖聰者。臣請為陛下解之:夫佛氏崇尚虛無,絕滅人
    倫,悻逆天理,誤天下之蒼生者也。人稟陰陽之氣,則生生化化,終始不窮,理
    所必有。假令盡皈佛法,則滅而不生,人無遺類,成何世界?世俗子女難育,故
    借佛老之教以冀延旦夕之命,出乎不得已,諒非其本心也。雖然披緇削髮,而男
    女之欲,人孰無之?不能遂其所願,輕則欲火煎熬,憂思病死;甚且逾牆窺隙,
    貪淫犯法而不之顧。至于佛會之說,其惡尤著。科斂人財,聚集男女,陽為拜佛
    看經,暗裏偷情壞法,傷風敗俗,紊亂綱常,莫此為甚,其罪一也。天地生物,
    以滋養人群。若從釋氏戒殺之說,則獸蹄鳥跡充斥宇宙,魚蟲鱗甲填滿江河,人
    生又何賴焉?此堯舜之所焦勞而治者也。坐關實無罪之囚,講經為聚物之藪,持
    戒者是貪官污吏懺悔之私門,削髮者乃強暴姦頑避罪之活路。聖人為民立教:仕
    祿于朝,農耕于野,商趨于市,工習于藝。莫不盡心殫力,以資國家之用。惟此
    緇禿,暖衣飽食,遊手好閑,口誦彌陀,心藏荊棘,蠹國害民,又莫此為甚,其
    罪二也。凡人既脫紅塵,以皈淨覺,則宜布衣蔬食,隨緣而足。今之沙門,貪鄙
    萬狀,有如叩頭乞食,剜肉點燈,屈膝橋欄,匍匐途路,沿門打坐,送渡求錢,
    此喪廉失恥,僧而乞丐以求富者也;書符咒水,請聖參禪,慣分緣簿,善說因果
    ,搖唇鼓舌,此僧而幻術以求富者也;談禪說法,塑佛印經,築寺建庵,修橋砌
    路,此又假公營私,托善緣以濟所欲者也。至于涉險履危,梯山航海,賤人貴出
    ,貿易開張,能思善算,以罔天下之利,此又僧而商賈者也。更若鑽倉掘洞,鼠
    竊狗偷,據山擄掠,謀財害命,喪心肆惡,此則僧而賊盜者也。又若鬼計神謀,
    爭田奪產,倚官托勢,賄賂公行,爭訟以求必勝,圖謀以期必得,博弈賭錢,酗
    酒宿娼,逞無厭之欲,以為師徒衣缽計,此則僧而貪婪奸險、持詐力以亂天下者
    也。僧為世蠹,又莫此為甚。其罪三也。負此三大罪,重佛何為?臣素奉教于賢
    人君子,振綱肅紀,崇正闢邪,乃聖帝明王相沿之法。釋教之謬,實所未聞。臣
    愚戇,冒瀆天聽,伏乞聖涵。
    (魏主聞奏,微笑道)
魏 主:朕聞相國所言,已洞見緇流之妄。但佛稱三教之魁,何也?往往顯靈護國,闡法
    濟民,亦似有益于人世,相國不可不察也。
高 歡:臣聞上古聖主御世,惟以仁義為重。君臣敦睦于上,人民親愛于下,故熙皞之治
    成焉。彼時佛老不尚,何助國濟民之有?世祖永平年閒,專尚釋氏,遠近承風,
    無不佞佛,十數郡中,共有壹萬三千餘寺。後梁將陳慶之進兵滎陽,一路縱火,
    燒掠殆盡。佛苟有靈,何不顯身救護,而使濟民利國之身,化成灰燼?可笑世閒
    愚夫愚婦,不辭跋涉艱難,遠出燒香,邀福求祥,至于登山遇虎狼之噬,渡海遭
    風濤之溺,損軀喪命,悔恨無及。佛若有靈,又何不預先警覺以救之乎?設以此
    二端問彼愚人,彼必委之以數。夫既有一定之數,則事佛又何益焉?蓋禪教易於
    惑人者,生前談果報之因,死後論地獄之苦。富貴而修行,必獲來生祿壽;貧窮
    而敬佛,能消往昔冤愆。女可轉男,禍堪為福。猶恐智士達人不尊其說,故謬云
    :『謗經毀佛,必墮阿鼻。』立此危言,以愚心志。舉世受其迷妄籠絡而不覺,
    可勝嘆哉!固亦有英雄傑士,功成名遂,而懷鳥盡弓藏之慮者,寄跡禪林,遨遊
    雲水,效子房之辟穀,仿蓮社之參禪,此明哲以保身,非實崇事于三乘也。陛下
    萬民之主,社稷安危所繫,正宜肅綱紀,正百官,承天順民,創制立法,垂訓百
    世,以為子孫不拔之業。豈可尊奉夷教,勞疲弊之民,靡費脂膏,構無益之寺乎
    ?臣切為陛下不取焉。
魏 主:(魏主大悅道)若非相國良言,幾被眾佞所誤。煩卿傳示諸臣,朕即繳旨,不復
    建寺矣。
    (高歡謝恩出朝。)
    (當晚聖旨批黜近臣二員:田有思鄔泮,削職為民,永不錄用。)
    (朝野盡皆相慶,遍處播揚高丞相、林鎮南有回天之力。)
    (因此林時茂名聞四海,人人敬仰。)
    (止有高歡世子高澄,心下不足,反成讎隙。)
    (看官,你道高澄為何不足林時茂?原來高澄為人狠毒,性如烈火,酒色財氣,
    (博弈遊獵,無所不至。)
    (侍妾數十,稍不如意,輒致之死,家丁僮僕,打死無算。)
    (高歡每每教訓,只是縱性不改。)
    (極好阿諛奉承,凡是逃亡死命無籍之徒,投他府中,盡皆收用。)
    (這一班人,狐假虎威,殘虐百姓,遠近人民,無不嗟怨。)
    (因父親稱揚林時茂材能,暗裏不服,偏要滅他威風。)
    (忽一日,正逢初夏天氣,四月初旬,到處村鄉田麥成熟,高澄帶領一班棍徒,
    (擎鷹逐犬,擊鼓鳴鑼,騎著高頭駿馬,逕往東門外打獵作耍。)
    (凡是高山峻嶺,無不遊遍。)
    (哄至一山,名繫舟山,乃大禹治水時,曾繫舟于此。)
    (山邊有一石如環軸,故名繫舟山。)
    (滿山樹木,遍嶺藤蔓,十分險峻。)
    (但見:
    (    巍巍萬丈,疊疊千層。)
    (四圍翠柏參天,遍嶺蒼松蔽日。)
    (翠柏上但見猿呼,蒼松頂惟聞鶴唳。)
    (昏沌沌雲封山岫,黑沉沉霧鎖山巒。)
    (蓁棘裏虎狼逐隊,草叢中狐兔成群。)
    (嗚嗚咽咽,山禽鳴古樹高枝;習習瀟瀟,嵐氣吐巉岩幽壑。)
    (深林蔚秀,從教健翮飛騰;大麓寬平,一任良材馳騁。)
    (驚心處,無非水怪山妖;觸目閒,盡是閑花野草。)
    (只見潺湲飛瀑布,屈曲路崚嶒。)
    (不聞雞犬之聲,罕見行人之跡。)
    (正是:
    (  攀藤附葛猶難上,涉險登危路怎行!)
    
    
4**時間: 地點:
    (卻說眾人打攢趕上山頂,放鷹逐犬。)
    (正打圍之閒,見一隻大白鹿睡在草內,眾人吶喊捕捉。)
    (那白鹿失驚,跳起來,衝開眾人,逕往山下奔走。)
    (真個是疾同鷹隼,快似流星。)
    (高澄喝眾軍士快放箭。)
    (內中有一個善射的弓弩手,連忙挽弓搭箭,覷定射去,正中白鹿背上。)
    (這鹿帶箭負疼,沒魂的亂竄,一直趕到山下田畈裏。)
    (高澄與眾人騎馬一齊趕來,追得這鹿慌了,一味地亂滾,將這田內結成的麥子
    (,盡皆滾倒,約有一二十畝寬闊。)
    (眾人那裏肯捨,不顧人田麥,吶喊圍將攏來,鋼叉、苦竹鎗、長刀、大棍,併
    (力亂戳,登時將這白鹿結果了性命。)
    (高澄即教軍士將索捆縛扛去。)
    (正要抬起,只見一人蓬頭跣足,叫苦連天,兩腳似碾車兒一般,飛也趕來。)
    (這人是誰?原來此人姓齊名德,就是本村農夫。)
    (正在沙溝裏籪蟹,鄰近牧童報說此事,慌忙跑來看時,眾人兀自未散。)
    (見了這景象,不覺心內火生,腮邊淚落,捶胸跌腳,痛哭道)
不 覺:天呀!這幾畝田麥將已成熟,一家男女十餘口性命,全賴此過活。如今被你眾人
    踏倒了,怎生是好!
高 澄:(高澄怒道)汝是甚人?敢這等撒賴無狀!軍校們,著實打這廝。
    (眾棍徒聽得公子喝打,一齊動手,卻如眾虎攢羊,將這齊德打得皮開肉綻,面
    (腫血流,橫倒地上。)
高 澄:(高澄還嚷道)將這廝鎖了,送到縣衙去。
    
    
5**時間: 地點:
高 澄:(此時過往人眾,見齊德受虧,俱忿忿不平,奈是渤海王世子,何等勢耀,誰敢
    (向前,只得遠遠站立觀望,互相唧噥道)沒天理,這時候雷公那裏去了!
    (正在喧鬧之閒,只見林時茂騎一匹黃馬,隨著蒼頭,因往城外訪友,打從繫舟
    (山前經過。)
    (見這夥人喧嚷,問蒼頭)
蒼 頭:這是甚麼人在此廝鬧?
蒼 頭:(蒼頭打一看時)高公子領著軍士,打一個村夫。
    (林時茂就下馬來見高澄。)
林時茂:(禮畢)公子為何打這村人?
高 澄:林將軍,你不知道,這狗才無狀,不識尊卑,辱言穢罵,因此打這廝。
林時茂:(林時茂又問齊德道)你這村人,為何不知上下,辱罵高爺?若送官司,罪責不
    小。
高 澄:(齊德大哭道)老爺呀,你只看這些田麥就是了。
    (林時茂抬頭看時,見滿田麥子,盡皆踹壞,驚道)
林時茂:這卻為何?
失 驚:(齊德道)小人滿家男女,全靠此田麥過活,被高爺帶這夥不達事的軍士,因捉
    鹿放馬,將小人麥子盡情踹壞。如今麥已成空,又被痛打,不如就死也罷。不然
    ,日後免不得做個餓鬼也。
    (說罷,號啕大哭。)
    (林時茂聽罷,激得怒氣沖天,嚷道)
林時茂:高公子忒沒分曉,他的田禾被你人馬踏壞了。人若無糧,豈不餓死!他來哭訴,
    出乎不得已,你們知事,就當賠償安慰他纔是,為何反去打他這般模樣?忍心害
    理,不體民情。
高 澄:(高澄罵道)你這狗職,也與村牛一樣。汝在我父王麾下為將,是何等樣抬舉你
    ?得到今日,不思報本,反與村牛分疏,抵觸俺,可惡,可惡!
林時茂:(眾棍徒一齊嚷道)這是甚麼鳥官,敢來觸犯公子!
林時茂:(林時茂罵道)都是你這夥無籍棍徒引誘公子。明日對丞相面講,把你這干人盡
    行驅逐,方豁俺胸中之忿。
高 澄:(高澄喝眾人)與我打這廝。
    (眾軍士見說,素知林時茂手段高強,都不敢動手。)
林時茂:(林時茂發話道)我今日不與你角嘴。明日早朝後,同你到會議堂高爺處說個明
    白。
高 澄:(回頭分付齊德道)你且去,俺明日將些銀兩賠償你便了。
林時茂:(齊德磕頭道)深謝老爺恩德。
    (爬起來,一步一跌,叫苦連天的去了。)
    (林時茂策馬帶蒼頭向西而行。)
    (這高澄帶領軍士,扛著大鹿,慢不為意,一頭笑一頭罵,也進城中去了。)
    (眾人領賞散訖。)
    (次日,林時茂同眾官早朝已罷,齊赴會議堂,參見高歡,共議朝政,至巳時皆
    (散。)
    (高歡將欲退堂,林時茂向前道)
林時茂:總參有事稟上主公。
高 歡:有何事?
    (林時茂將高浪打獵踏壞民田,打傷齊德之情,從頭至尾說一遍。)
林時茂:(又言道)公子終日遊蕩,不理正務,淫人妻女,僭人產業,為害不淺。不知何
    處尋來一夥無籍惡少,引誘公子,無所不為。若使聖上聞知,主公面上須不好看
    。速宜把這班棍徒流徙邊遠,曉諭公子改過,不惟主公之幸,天下亦幸甚矣。
高 歡:(高歡聽罷)孤已知道,將軍請回。
    (林時茂拜辭自回。)
    (高丞相上轎回府,廳上坐定,喚管門官進來)
管門官:公子在外,一向作何事業?
管門官:公子在府則攻書史,出外則習弓馬,並無他事。
高 歡:(高歡怒道)總是你一班蠢材蒙蔽引誘。若不直言,先斬汝首!
    (管門官見丞相發怒懼怕,只得跪稟說)
管門官:公子近來與一夥花拳繡腿無賴之徒,終日飲酒作樂,出獵遊戲。常打鄉村百姓,
    壞了田中禾稼,喫了人家雞犬。這些百姓,一來感老爺德政,二來懼老爺法度,
    敢怒而不敢言。街坊上亂紛紛說公子的過失,此事是實,餘者不知。
    (高歡將管門官喝退,當下怒髮沖冠,坐在堂上。)
    (午牌時分,只見高澄醉醺醺回來了,高歡罵道)
高 歡:你這畜生,在外做得好事!若非林總參稟知,幾被汝所誤。
    (喝令軍士拿下斬首。)
    (原來高歡的軍令極嚴,眾軍士不敢不遵,只得將高澄鬆鬆縛了,且未動手。)
    (早有人報入衙裏。)
    (只聽得一聲雲板響傳出堂來,夫人請老爺議緊要話,高歡帶怒退入私衙。)
    (原來這高歡的夫人婁氏,所生四子,獨愛高澄。)
    (當下聞報,驚惶無措,急請高歡,勸道)
當 下:丞相差矣。父子天性之恩,況兒子不犯軍法,何故致之死地?只是訓誨一番,教
    他改過便了。
高 歡:夫人不知,這畜生帶領一起棍徒,在外生事害民,非止一端,為禍不小。異日幹
    出事來,孤與夫人為他所累。今日不若早除,免致後悔。
    (言罷,即傳令刀斧手速斬報來。)
高 歡:(婁氏雙膝跪下道)看妾薄面,饒他死罪,但重責這畜生,戒他下次。把這些無
    籍之徒重治,連夜配發遠方,無人引誘,便沒後患。
高 歡:(高歡思想一會道)夫人請起,孤自有處。
高 歡:(即出堂,叫軍士拿轉不肖子來,開了綁跪下,喝道)你這畜生,罪不勝誅。且
    看夫人之面,把你這頭,權寄在頸,以後再蹈前轍,必然誅戮。今日死罪既饒,
    活罪不恕!
    (教軍士行杖。)
眾軍士:(眾軍士跪下道)公子雖然犯罪,小的們焉敢行刑。
    (高歡喝散軍士,令虞侯帶進衙裏,自打至數十餘下,怒氣不息。)
    (夫人又力勸,方纔住手。)
    (隨將高澄監禁在書房,不許足跡出門。)
    (當晚陞堂,凡是高澄平日親近的軍士,相隨的棍徒,盡發有司問罪,驅遣刺配
    (。)
    (又著虞侯齎白銀十兩,送與齊德。)
    (因此鄉村百姓互相傳揚,感嘆林時茂的恩德。)
    
    
6**時間: 地點:
    (且說高澄監禁在書房中,悶悶不已,又無一個心腹人在身畔,咬牙切齒,深恨
    (林時茂,痛入骨髓。)
    (只待身子掙扎些,決尋舋隙,害他性命,方泄此恨。)
    (不題。)
    
    
7**時間: 地點:
    (再說林時茂已知高澄被父責打,棍徒俱已趕逐,心裏暗想)
林時茂:是我一時路見不平,將此事對丞相說知。這夥兇徒趕逐,卻也罷了;只是他父子
    至親,高澄雖然被責,日後相合時,必進讒言,終須有禍,不如及早尋一個避禍
    計策。
    (心下躊躕半晌,點頭)
點 頭:是了,是了。俺如今妻妾雙亡,又無男女,單只此身。平生不知害了多少生靈性
    命,罪業深重。今此一計,一者避禍保身,二者消魔解瘴。想這魏國裏安身不得
    了,聞知梁武帝最重佛教,不如走入中國,削髮為僧,逃災躲難,免遭暗害。
    (當下預將金銀財物藏頓匣內,隨身衣服包裹停當,又修下一封辭職文書。)
    (次日聚集本衙虞侯軍士人等,分付道)
虞 侯:俺今日要去訪一親故,路途遙遠,來往須費月餘。若辭丞相,必定羈留不放。俺
    今不辭而去,汝眾人須要謹慎,各守執事。如丞相爺差人問時,有書一封,著個
    精細的去府呈上,自然明白。不可有誤。
    (分付畢,即改換衣妝,扮做道人模樣,令一蒼頭向上挑了行囊,一主一僕,悄
    (悄離家,出了城門,徑望東南而進。)
    (且不題林時茂主僕二人遠行,再表往事。)
    (梁朝建康城外,有一村民,姓鍾名子遠,娶妻朱氏,兩口兒極是好善。)
    (年至四十餘,並無子嗣,典田賣地,塑佛齋僧,不吝施捨,願求子息接續香火
    (。)
    (梁武帝普通二年,朱氏忽作一夢,夢一猛虎入宅,因而有孕。)
    (于十二月初五日丑時,產下一子。)
    (生得眉清目秀,相貌奇俊,人人稱羨可愛,就取名叫做愛兒。)
    (年至七歲,聰明乖巧。)
    (無所不知,讀書過目成誦,只是稟弱多病。)
    
    
8**時間: 地點:
    (一日,鍾子遠在家無事,與朱氏商議道)
子 遠:我與你兩個年紀許大,求神拜佛,生得這個兒子。雖然聰明,卻是常有疾病,未
    知養得成人否。畢竟我夫妻二人,命裏不該招子,以此多恙。聞得過繼在外,改
    姓移名,便養得大。不如將愛兒送與近村寺院,為僧出家,不但他有所倚靠,抑
    且我和你存這點骨血,死亦瞑目。未知你心下何如?
朱 氏:兒子是你生的,由你張主。但是千難萬難,止得這點骨血。如今送他出家,心下
    一時怎地割捨。倘有緣,遇得個忠厚的師父,庶可度日;若撞著不知冷熱的人,
    朝捶暮打,教我如何放心得下?
子 遠:渾家,你的言語也說得是。且不必性急,慢慢地打聽,擇一個忠厚老成的師父,
    送與他便了。若無好的,且留在身邊,另作區處。
    (也是這愛兒命該出家,子遠夫婦商議之後,未及半月,一日,子運往地上灌種
    (,將及巳牌,朱氏閉上門,正要到廚房內整治午膳,只聽得有人敲門。)
朱 氏:(朱氏笑道)老人家終不耐飢,出門不多時,就回來喫午飯了。
    (走出來開門看時,原來不是丈夫,卻是一個年老的和尚。)
    (朱氏看那長老時,生得:
    (    眉長耳大,體健神清。)
    (手持小磐,項掛數珠。)
    (身穿一領不新不舊褊衫,腳著一雙半黑半黃僧履。)
    (卻似阿難降世,猶如彌勒臨凡。)
    (原來這和尚是本村圓慧寺中法主,姓閻,法名智覺,每常來鍾家打齋米的。)
    (這長老合掌向前,叫一)
叫 一:施主問訊了。
朱 氏:(朱氏連忙回禮道)師父請坐。
    (智覺坐下,擊動小磬,誦了數卷經,念了幾句咒,喫了茶)
智 覺:鍾檀越那裏去了?
朱 氏:他去地上種菜,還未回來。
智 覺:二位施主都一向安樂否?
朱 氏:仗托三寶庇祐,遣日而已。
    
    
9**時間: 地點:
    (正說之閒,只聽得笑聲漸近,卻是愛兒讀書回來。)
    (對和尚唱個喏,智覺回禮道)
智 覺:好個小官,回來喫午飯了?
朱 氏:(愛兒道)師父猜得著。
    (這智覺定睛看了一會,猛失聲道)
智 覺:咳咳,可惜!
朱 氏:師父為何嘆惜?
智 覺:施主莫怪,貧僧有一句話,不好出口,怕施主見責。
朱 氏:師父有話,但說不妨。
智 覺:令郎相貌甚清,只嫌額角上多了一塊華蓋骨,此為孤相。若在俗門中,恐無受用
    ,又且壽夭。貧僧有一個救他的道理,但恐施主見怪,故此失聲嘆惜。
朱 氏:多承師父好意,指示迷途,焉敢見怪。
    
    
10**時間: 地點:
    (正說話間,鍾子遠回來了。)
    (智覺即起身問訊,袖米相別而去。)
    (子遠喫飯畢,依舊往地上種作,直至天晚方回。)
    (臨睡時,問渾家道)
子 遠:日間曾有人來尋我麼?
朱 氏:並無人來。有一事說起,到也湊巧。
子 遠:甚事湊巧?
朱 氏:就是日間看經的長老,把愛兒相了半晌,驀然嘆道:『可惜!』我問他為何嘆惜
    ,他說:『好一位清秀賢郎,只嫌額角上多了華蓋骨,大抵壽夭,恐無受用。貧
    僧有個好方子救他,只是怕怪難說。』我正欲問時,你卻回了,隔斷了話頭,他
    就相別去了。察他的念頭,想是要愛兒出家的意思。我正欲與你議此一事如何。
子 遠:這機會卻也湊巧。我前日與你商議,正沒個好師父出家,倒將這位長者忘記了。
    渾家,你不知這智覺是個篤實老成的長老,況且寺又相近,不如選個吉日,送愛
    兒與他為徒孫絕好。
    (夫妻二人商量停當,次日侵早,鍾子遠徑往圓慧寺中來。)
    (進了山門,只見殿門半開半掩,靜悄悄並無個人影。)
    (子遠咳嗽一聲,也不見有人答應。)
    (子遠就佛殿門檻上坐了一會,心裏想)
心裏想:這些和尚著實快活,日高三丈,尚兀自安睡未起。
    (正想之間,猛聽得咚的一聲響,子遠喫了一驚。)
    (也是機緣輻揍,遇著響這一下。)
    (正是:
    (  有意種花花不活,無心插柳柳成陰。)
    (畢竟響的是甚麼東西,且聽下回分解。)
    (本節完)
    (第二回 鍾愛兒圓慧出家 梁武帝金鑾聽講)
    (詩曰:
    (  削髮披緇作野僧,止因多病入空門。)
    (無緣歌舞三更月,有分脩持一卷經。)
    (誦梵罷時知覺路,參禪靜裏悟無主。)
    (偶逢武帝求賢詔,引向金鑾面聖君。)
    
    

© 2024 朱邦復工作室